心肌梗死是因为向心脏输送血液的血管(医学上称为冠状动脉)出现堵塞导致心脏肌肉缺血、缺氧而发生坏死,甚至可能出现室颤、停搏而危及生命的一种急性、危重疾病。
有些人认为,心肌梗死的高发时间是冬季。因为,冬季较低的气温会引起血管收缩,血压升高,心率加快,从而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从血管壁脱落,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,所以为预防心肌梗死,人们会注重冬季的预防保健。
在夏季,人们常常会忽视心肌梗死的发生。其实,心肌梗死并非寒冬的“专利”,因为在炎热的夏季,心肌梗死并不少见。
为什么会这样呢?我们又应该如何在夏季预防心肌梗死呢?
01、夏季出汗多,血液浓缩:这情种况下,血液稠黏度增加,血流液动性下降,容易造成血液聚集成团而致血栓形成,从而引发心肌梗死。平时应多摄入蔬菜、水果,注意补充水分,以稀释血液,保证血液的流畅性。
02、夏季高温、心情烦躁:长时间处于紧张、焦虑的状态,会致导交感神经兴奋,血压波动大。有的人为了防暑降温,让自己“凉爽一夏”,就会不时地喝冷粥、吃冷饮、冰镇西瓜、冰啤酒等等,这样的吃法虽然口感是舒适了,但是,大量摄入冰冻食物,可能会诱发血管急剧地收缩,加重心脏负荷而带来灭顶之灾”。
03、夏季白天时间长,熬夜、睡眠不足:保持充足的睡眠,工作、生活节奏做到张弛结合,因为充足的睡眠和充沛的精力,有助于心脏正常工作。长期睡眠不足会致导身体疲劳,免疫力下降,心脏负荷加重,增加了心梗的风险。
04、夏季冷热温差大,血管收缩:外部环境温度较高,室内空调温度不要太低,应保持在26℃左右,如果是在公共场所室温太低,要注意增加衣服,以免忽冷忽热血管突然收缩而引起心血管意外事件。
05烧烤+酒精+香烟:夏季是人们进行烧烤、聚会的季节,而烧烤食品通常含有较高的肪脂和盐分,摄入过多会加增心脏负荷,引心发梗。同时,酒精和香烟也是心梗的危险因素,过量饮酒和吸烟会加重心脏负荷,增加心梗的风险。
06、“夏练三伏、冬练三九”:有规律的运动锻炼,可以增加心脏功能,降低静息心率,保持冠状动脉血流畅通,可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。但是应避免剧烈运动,尤其是为了避开炎热天气,选择晨练。其实,很多人并不知道早晨是诱发心肌梗死的“魔鬼时段”。在早晨,受生物钟效应影响,大脑思维开始活跃,交感神经张力增高,血中肾上腺素、儿茶酚胺及皮质激素浓度升高,使心脑血管因收缩而狭窄、缺血加重,并促使不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损伤或破裂,引起血管堵塞,容易发生心肌梗死。
为了预防夏季出现心肌梗死,建议大家注意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,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,合理安排作息时间,避免熬夜及晨练,尽量避免在温差较大的环境中频繁切换,注意饮食健康,减少烧烤、酒精、香烟和冷冻食品的摄入。
供稿:张子强
编辑:李欣恬
审核:夏建磊